0%

2023: 方向与目标

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非常高昂的精神状态,而不是对生活感到麻木。

  2022年12月1日,我发觉自己在这一年以来做了很多事,有一些错事、也有一些对的事。我不能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作出准确的评价与总结,我只能尽可能的陈述事实。

  首先,在2022年我感觉到自己越来越热爱生活本身,其次就是变得越来越极端。从年初开始,因为放寒假和疫情叠加的缘故,我在家待了整整7个月,在这期间我尝试了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挑战:在家乡周围骑行、在乡村的每个角落长跑、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长跑、在海岸的沙滩长跑。

(2022年1月-到达海南)

  在海南骑行的时候,我时常能感觉到自由与无忧无虑,这种感觉使我短暂摆脱了生活的苦闷。在骑行的过程中,我遇到了很多绝美的风景、也体会到了椰风的妩媚,我和好友不断深入地骑行家乡的每一个角落,见识到了家乡许多不一样的一面,见识到了家乡不一样的人们,这令我们感慨自己白生活了这么多年,这也促使我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里改骑行为长跑,打算深入跑遍一座城市与许多村庄。

(“路的尽头”——骑行)

  如果说骑行是见识到大的方面,那么跑步则是深入体会这一切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我和另一位好友开始打算在家乡长跑,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开始,开始向周围分散开跑步,我们跑过橡胶跑道、跑过水泥路、跑过土路,我们从家乡的水稻种下青苗开始一直跑到收获了又种下另一批青苗,我们不会跑寻常的路线,我们时常寻找一些我们认为极为偏僻的小路,然后一头的扎进去直至跑道终点。在此过程中,我俩有时会遇到那种同时产生恐惧感的道路,但是对未知的好奇总是能打败恐惧感,于是我们又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,有时甚至连下雨和台风天气都不能阻止我们跑步。其次,在家乡的跑步过程中,我们经历了很多村庄与荒地、田地、海岸,这是我认为比课本上的所有事情都精彩的一件事,经历赋予了生活更多的色彩。

  在家乡跑步的过程中,当然一开始都是美妙的,但是慢慢的当我们把附近所有路线都跑遍了之后,我又开始产生了厌倦感,正如感觉到生活已经扼住了我的喉咙,我需要做一些无声反抗。我开始了一场旅行,在没有任何人陪伴的情况下,乘上了去海南省儋州市海花岛的列车,这是我真正意义上自己一个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,我在此之前对儋州市没有任何了解。海花岛是一座美丽的人工岛,从卫星图上能看到它就像一朵花一样美丽,我在这里待了两天、住了一个晚上、逛了一圈,海花岛给我的感觉是一朵想要努力绽放的祖国边缘城市,海花岛的整个布局很整洁也很美丽,如果以后可以选择,我会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去生活。

  在从海花岛回来之后不久,我又和好友去了一趟海口市,美名其曰“考察”,实际上也是去旅游的,我们计划在海口待3天,把这座城市转个遍。但是事与愿违,这个时候海南的热浪实在是太严重了,我们刚下高铁就受不了海口的高温,小小的逛了一圈当天就灰溜溜的回家了。不过在这一天里,值得庆幸我们去了海南大学与冯小刚电影公社,也体会到了海口的“电动车大军”。

  在经历了上面这一切过后,就差不多到了7月份,我也开始打算找一份暑假实习,目标是互联网企业,最后进了政府单位。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我们当地的市民政局当暑假工,我离开了我家去市里实习,在政府单位里面我收获了很多知识,虽然我平时的工作是利用Excel处理一些表格,偶尔跟随领导去其他地方转一转,但是我也慢慢的了解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架构,我也在思考着政府的工作,我在单位的电脑上装了一些像Git、Typora之类的“程序员”软件来辅助自己办公,另外在忙里偷闲时把廖雪峰的 Java 教程过了一遍;午休的时候,我还喜欢到周围的其他政府单位“串门”,我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,于是我轻叩开他们的大门,直面他们不解的眼神: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的!

  另外,由于实习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住,所以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于是我又开始了我在家里的惯例,跑步!我做了一个计划,打算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跑遍这座城市,有时我早上跑出这座城市,有时我下班后的晚上才开始跑步,我跑过它的繁华与寂寥无人的地段,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生机勃勃和它的一些细枝末节。

  不过很不幸的是,在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接近尾声的时候,疫情悄无声息的蔓延到了这座城市,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、街上经常空无一人。正在实习的我被迫接受线上实习,这是一种很无趣的工作状态,人与人之间隔着整个互联网,不过让我惊讶的是自己在这个时候还在坚持着跑步,每天一到下午我就会从小区出发,有时只是在小区里跑完5公里,有时也会跑到我们单位的办公地点、甚至是治疗疫情患者的定点医院,我感觉自己似乎无所畏惧,哪里有风险,我就会不自觉的往哪里靠。

  后来,临近9月份疫情开始放缓,学校也终于要开学了。我已经持续7个月没有去学校,我无比渴望能够返校进行学习,但是疫情的缓解并不意味着结束,此时想要离开海南飞往北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海南的各地也都在封锁道路,无奈我做了一个决定:我一定要到达海口美兰机场,然后从海南飞往武汉,落地隔离7天后再飞往北京!在作出了这个决定之后,我就告诉了我的父母,他们也都很支持我,帮我联系了许多人。在经过几天的手续办理后,我终于拿到资格从我们市出发乘坐大巴车前往海口美兰机场,我或许是镇上第一位出去的学生,当天下午我就到达车站等候大巴车,但是当地政府并没有把我们这些“无奈的人”照顾的很好,由于当天的大巴车要等到夜里12点钟才出发,所以我们这些等待大巴车的人都是在指定地点等候,这里没有任何可供我们休息的地方,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,我和其他等候的人一起吃着八宝粥、睡在地上望着天空,这个时候我有很多感慨。

  当天夜里12点,政府的专车终于来将我们转运去往机场,大巴车从晚上1点开始出发,晚上3点多到达海口美兰机场,我疲倦极了。在机场椅子上睡了一觉过后,第二天下午13点乘机、16点40分左右终于到达了武汉天河机场。下了飞机之后我又开始兴奋,这对于我来说绝对又是一场新的体验,我从来没有到过武汉。在武汉,我一下飞机就被转运到了武汉市汉南区进行隔离,住的是一个三星级酒店,吃的也特别好(我把我吃的每餐都拍照记录下来了),医务人员跟我说需要集中隔离3天然后进行4天居家隔离,我说我在武汉没有固定的住所,我申请隔离7天,武汉市汉南区政府同意了我的请求。7天的隔离完全是免费的。在7天的隔离期间,有一天我在这4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用1小时19分钟跑完了10公里,很奇妙的感觉。

  在结束7天的隔离之后,由于我决定在武汉再住一天,一边住着一边申请返校。在这一天里,我入住了一家开在景区的酒店,但景区此刻明显荒凉,我沿着道路跑出去7.6公里,体验了荆楚文化。

  在武汉稍作整顿过后,我与辅导员联系返校,导员很尽职尽责(尽管我在后面给她造成了一些麻烦),学校最终同意了我的返校请求,不过我不能返回我所在的校区(学校隔离点房间紧张),我必须要到新校区进行隔离。于是我又坐上了飞机,从武汉飞往北京!在长达2个小时的短途飞行中,天气很不错,我内心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一路俯视着祖国的大好河山,我有一些喜欢地理,觉得从天上观看地面有趣。到了北京之后,我自己乘车到了新校区,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到新校区,很漂亮也很大气,迎接我的是我大一时候的辅导员(我在这里很感谢他,虽然我后面也给他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,这让我更加注意到了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)。

  最终,在9月9号的时候,我成功返回到我所在的校区,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。在学校的时候,虽然我很喜欢学校的氛围,但是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学校的教学方式,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,我相信学校的初衷是好的,但对于我来说或许事与愿违,我根本不喜欢也不那么在乎。如果一门课对于我们来说算上一种折磨,那么我们学习它还有什么意义?

  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。都说改变是从某刻开始的,回顾2022年,我觉得自己曾经拥有过很多次改变的时机,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把我们的人生拨向另一个方向,最终,我们会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。

  转眼间现在已经到了12月份,因为疫情的缘故北京很多高校已经放了寒假,而我却因为种种原因暂时不是那么想回家。在我的认知里,虽然家是一个港湾,但是家并不能始终庇佑你,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出来“闯荡闯荡”,其次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,我受不了没有“互联网”的生活,家乡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加没有互联网的氛围,当面对疫情叠加的不确定性时,我无法选择立马回到家中。同时我也在感觉我在某些方面变得越来越极端,例如我对于风险的认知,我并不恐惧风险,我反而喜欢它,这让我有时感觉到似乎有点疯狂;另外,有时我也要求自己远离一下人群,少说一些、多做一点,改变我所能改变的,不去想我所永远不能改变的。

  最后,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,我希望对自己说的是:希望不要忘了你是来干什么的,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选择上路,无论前方面临什么的困难挫折你都要选择出发,坚持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动摇,直到你想要达到的那一天。感谢所有我所遇到的人。

-- 文章结束 --